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实施精准栽培管理技术,选用耐密高产品种、精量播种、系统化学调控、水肥一体化、病虫草害防治、机械粒收等关键技术,实现玉米亩产1500kg以上的产量目标,推动粮食增产增收。
一、群体结构指标
亩种植密度9000-9500株,亩收获穗数8500穗以上,单穗粒重170-200g。
二、栽培技术要点
1.播前土地准备:选择地势平坦、土壤肥沃、通透性好,具有滴灌设施的地块。采取“全层肥+种肥+滴灌追肥”的施肥方法。秋季前茬收获后及早灭茬整地,要求翻垡均匀、不拉沟、不漏犁,翻耕深度不低于28cm。
耕地前,根据测土配方结果,施入优质厩肥2-3t/亩,氮肥施用量折成纯氮2-3kg/亩,磷肥用量折合P2O5 4-6kg/亩,钾肥用量折成K2O 3-5kg/亩,锌肥(硫酸锌) 1kg/亩。化肥及农家肥施入深度不低于20cm。化肥也可在播种时施入种子侧下方8-10cm。
春季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墒耙耱整地。整地前用90%乙草胺乳油100-120g/亩或33%的二甲戊乐灵乳油200-250ml/亩兑水30-40kg/亩,均匀喷洒土壤表面,喷后立即用圆盘耙、丁齿碎土轮等进行对角耙地混土。整地达到“墒、松、碎、齐、平、净”和上虚下实,深度8-10cm,形成药土层,封闭土壤,达到灭草效果。
2.品种选择及种子准备:≥10℃以上积温>3000℃的区域,种植115-125d中晚熟杂交品种,如MC670、新玉77、M751、KX2564、先玉335等。选用单粒播种的种子,要求种子籽粒饱满均匀一致,种子纯度≥97%,净度≥99%,发芽率≥96%,含水量≤13%。根据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,选用不同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。
3.适期早播:地表5cm地温稳定在10-12℃时播种,适宜播期为4月5日-4月20日,适期早播。
4.合理密植,干播湿出:行距配置,一管两行,宽窄行种植,窄行距40cm,宽行距70cm,平均行距55cm。采取11穴播种机,播深3-4cm,株距13.1cm,播种密度9253株/亩,收获株数8500株/亩以上。
采取干播湿出,确保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。播种后当天即可连接田间支管和毛管,达到随时滴灌状态。滴水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,25-40 m3/亩为宜,确保出苗率在95%以上。
5.科学施肥:坚持测土配方施肥、适期施肥、高效施肥,做到磷肥深施、氮肥后移、适当补钾,适量补施铁、硼、锰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,少量多餐分次追肥的原则。结合滴灌,实施水肥一体化。全生育期亩投入纯N 22-24kg,P2O512-15kg,K2O15-18kg,氮磷钾比例为:1:0.5-0.6:0.6-0.75。具体施用见表3。
6.合理灌溉:全生育期滴水11-12次,滴水总量每亩400-450m3。头水后,玉米迅速生长,抗旱能力下降,应及时灌第二水,以后每次灌水时间和间隔应根据天气情况、植株形态和土壤含水量确定,一般间隔时间为8-12d。其中,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滴水施肥2-3次,抽雄至灌浆成熟期滴水施肥7-9次。
7.中耕松土:苗期中耕深松土2-3次。在滴完出苗水后,机械能进地作业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次中耕作业,中耕仅在膜间进行,深度8-10cm;显行至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,宽行中耕深度10-15cm;拔节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,宽行中耕深度15-18cm。
8.苗后除草:未封闭除草或封闭效果不好的田块,在玉米3-5片可见叶期选用4%的烟嘧磺隆每亩80-100ml,杂草出齐(2-4叶)且5cm左右株高时,兑水每亩25-30kg做杂草茎叶喷雾处理。
9.系统化调:密植高产玉米易生长过旺倒伏,6片展开叶(拔节初期)期间,用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,如30%胺鲜酯·乙烯利每亩30ml兑水30-40 kg喷雾化控。间隔7-10天化控喷施第二次(株高小于3m的喷施一次即可)。控制玉米3-5节间长度,降低穗位高度,强化茎秆韧性,防止倒伏。
10.防治病虫害: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。